找到相关内容696篇,用时1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提倡放生的历代祖师大德

    出家为僧,念佛修行,得道证果,后世尊为莲宗六祖。   五、慧能大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自得五祖弘忍大师黄梅心印后,为躲避同门兄弟的迫害,逃亡江南,隐姓埋名,乔装平民,隐居于猎户群中。猎人交待大师...鱼群的生命。流水长者子更为鱼群念佛说法,上万条鱼得此功德命终得生天上,享无极之福。   二、弥勒菩萨   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  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三、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相传...

    圆因大师编著

    |放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8/1813395099.html
  • 发展佛教教育为本

    毕竟非”(圆觉经),佛陀的这种对机说法而反对教条主义的思想正是他的教育本质与特色。  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之所以能扎根中国,深入民心,普遍发展,唐朝慧能大师功不可没。自从东汉初期佛教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了唐朝初期,整体佛教大都偏重经教义学之研究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慧能大师针对唐朝以前佛教界这种去本求末的不正之风进行了彻底的革命,高举“不立文字”,“以心传心”,提倡“佛教生活化、大众化”的...

    达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4839417.html
  • 对六祖得法偈的一点看法

    这钝根之人很费解。  慧能大师早在未到黄梅前,听人诵《金刚经》而开悟,悟后的一切自然从自性中流出,因而才有面见五祖时那一段充满智慧的对白,才有看到神秀的偈语后心智的流露。《坛经》中六祖大悟了两次,一次...一起,即无法比较义境的深浅,又无法前后照应,自然要让我大费周折。  看了敦煌本的《坛经》,让我惊讶的是,两种本子竟然有那么大的差异。就慧能大师的得法偈而言,两者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敦煌本中六祖的得法偈有...

    释昌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73539845.html
  • 略论观心工夫

    转语为禅机,奉公案妙偈为圭旨,把几句古人话语拿来装点门面,唬弄他人。逢人就读玄说妙,逞口舌之能以自得,如此这般不仅自欺欺人,而且浪费了人生大好时光。甚而,有的人拈出《坛经》里慧能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大师在点悟惠明时所言:“汝若返照,密在汝边”乎?不正是现心功夫的运用之妙?  纵观禅宗发展的历史,从慧可“觅心了不可得”的安心法要,至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的顿悟成佛,乃至于后世的机锋棒喝,澄心默照,...

    王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1842407.html
  • 楞严经咒之历史科学考证

    坛经深藏在敦煌,因为这是故乡的荣耀。 六祖是公元713年入灭,而法宝坛经是由六祖门下上首弟子法海大师整理。所以法宝坛经也有用当时的广东地方方言来抄写,要是六祖慧能出生于台湾,也入灭于台湾,我们政府一定...算了吧!昔日,六祖慧能大师,一再的受到北禅宗(神秀的弟子)诽谤、误会、恶言、甚至追杀,而慧能大师总是双手合十,微笑以对,这是我禅宗正脉弟子应有的修维。” 笔者(虚风)学佛之起蒙受恩于净空老法师,至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4751609.html
  • 《坛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对释迦牟尼的悟道感受作了形象鲜明的体证。  明心见性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神秀大师的渐修式的北宗禅法:“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一是慧能大师的顿悟式的南宗禅法:“菩提本无树,明镜...“自净其意”的定学紧相关联,慧能大师建立了“无念”、“无相”、“无住’’的禅法要旨: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  体,无住为本。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  念者,于念而不念。...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4863796.html
  • 慧能及《六祖坛经》的一些问题

    是非论》、《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南宗定邪正五更转》和诗一首、《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宝坛经》一卷、《净觉注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过去在唐代提到《坛经》名称各异,如日本圆仁大师所著《入唐新求圣教目录》中所载京都高山寺本《坛经》,其全称为《曹溪山第六祖慧能大师说见性顿教直了成佛决定无疑法宝记坛经一卷》,与敦博本相比有很大出入。绍良先生认为敦博本的纸...

    [香港]饶宗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0964980.html
  • 古有名山必有寺的说法

    一心向道,离苦得乐,并能吸引广大信众的美好环境,让“利乐有情”的菩萨精神,在中国佛教这个大国中,与这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相应。如东晋的道安大师,第一个提出佛教中国化;六祖慧能大师以顿悟之禅道,影响久远;太...四大名山,前往朝拜者,不仅来自于国内,也有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信众。如历史上的鸠摩罗什大师,玄奘、鉴真、达摩、慧能大师等,这些高僧大德们,不仅影响教界,且饮誉世外。可见三名文章,大有可为。  各位长老和仁人...

    正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1068049.html
  • 随笔禅话——时来运转

    喜庆。香港佛联会会长觉光大师及总务主任永惺法师组成一支庄严的观礼团约三百人前往宝林名刹拈香礼佛。宝林寺已有千多年历史了,六祖慧能大师昔日曾在宝林寺卓锡讲经说法。当地流行一句妇幼皆知的谚语:“先有宝林,后...净化人间。禅宗慧能大师教导说:“心念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念,念佛往生难到。”可见净修净业,必先要净心。李德源居士在名师的指点下,常以一颗清净心念佛、观念实相。念兹在兹,久之,不念而念,梦中都...

    秦孟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3182534.html
  • 武则天与唐代佛教发展

    宗派流行于世。   三、支持禅宗   自达磨大师从印度将佛在灵山会上“拈花一笑”的旨意传来中国,在人们的意识中就有了“禅宗”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学术上称为禅学),发展到唐代慧能时,已经是非常普遍,人人皆知,天下皆禅。据说达磨大师来中国之前,其师就曾教导过,你在震旦(中国)将禅宗传至六祖时就不可再传,其时禅宗在中国已经非常的普遍。禅宗在发展到六祖大师慧能时已经“天下言教皆禅”的局面,前所未有,空前的...

    常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4983220.html